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分錄
(1)減值發生時
減值損失=資產的期末賬面價值-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壞賬準備
貸款損失準備
(2)以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轉回后的賬面價值不應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會計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壞賬準備
貸款損失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3)計提減值準備后,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仍需按新的攤余成本和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使用的折現率計算利息收入。
減值后的利息收入=新的攤余成本×原實際利率
(4)外幣金融資產發生減值
①外幣未來現金流量現值=Σ(外幣未來每期現金流量×外幣折現率)
②記賬本位幣反映的現值=外幣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
③減值損失=相關外幣金融資產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賬面價值-記賬本位幣反映的現值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有哪些?
當期損益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
是指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后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后的結果。
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于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于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準備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金融(專業詞語漢語詞語)
金融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FINANCE)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后,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金融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分錄在上文中小編老師通過四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介紹,大家可以認真的閱讀。其實金融資產按照攤余成本的計算都是會涉及到公允值的變化,但是又不會考慮臨時的公允值變化,這其中的變化還是很復雜的,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來會計學堂網和老師進行交流。